脆皮豬是一種隱藏在市集的小吃,尤其現在市面上兩款大推的脆皮豬,分別是「有利脆皮豬」和「踏輕脆皮豬」,心裡真的超級期待!聽說這兩款都是目前大家爭相推薦的美食,而我,小玉,終於也有機會來親自品嚐了。每次看到網上的食評,我總是會好奇地想:這到底是什麼味道,能讓大家這麼瘋狂呢?

踏輕脆皮豬,這名稱就感覺很現代、很特別,讓我好奇它會帶來什麼不同的驚喜。而
有利脆皮豬,名字聽起來就有一種傳統的味道,讓我想起小時候與家人聚餐時的溫馨時光。

總之,我真的超級興奮!不知道這兩款到底哪一個會更加打動我的味蕾呢?接下來的試吃之旅,我會用最真實的感受,告訴大家我的心得哦~期待我的分享,也期待這場味覺的盛宴!

什麼脆皮豬呢?

脆皮豬如何烤出絕佳的脆皮,坊間真的有各式各樣的說法,而大廚們大多也有著自己的獨門配方和烹調心法。不變的目標就是:如何讓豬皮的水分減到最低,確保膠原蛋白轉化且脂肪能適度流出,同時確保豬肉質地鮮嫩多汁。脆皮豬絕對是眾人的心頭好,每個人都期待那脆皮在咬下的瞬間,能發出令人滿足的咔嗞聲。

適量的鹽巴塗抹在豬皮上,的確可以幫助豬皮除去多餘的水分;而在豬皮上刻上刀痕,則可以促使水分和脂肪在烤制時更容易流出。有趣的古老技巧就是在脆皮豬上淋上些許的蒸餾水果酒(schnapps),據說其中的酒精成分有助於分解脂肪。

當脆皮豬烤制進入尾聲,真正決定其脆皮完美與否的,其實就是豬皮中所殘留的水分。這些微小的水分會停留在皮的表層,當水分開始蒸發時,便會形成那令人垂涎的小泡泡狀。要達到最佳的效果,建議利用已預熱的烤箱(180~200℃〔356~392℉〕)或僅用上層烤熱源,以輻射熱的方式均勻加熱豬皮。放置脆皮豬的時候,要確保其表面平坦,以確保受熱均勻,烤出的豬皮就會相當酥脆。

踏輕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誰跟我一樣,吃肉是日常的小確幸嗎? 我不只是個肉食愛好者,我的舌頭還特別挑剔呢,吃肉的標準自然不能太低,不好吃的真的不想碰啊~

看韓劇的時候,那畫面上脆皮豬五花在烤盤上的滋滋聲總是讓人超級心動,但我更喜歡在家舒適的沙發上,邊吃飯邊看劇,這樣的吃飯氛圍餐廳是比不上的。

包裝衛生值得信賴

最近買了很多人都大力推薦的踏輕脆皮豬五花和踏輕霜降厚切豬,它的真空包裝看起來非常乾淨衛生,讓我一看就安心了,除了網購外,他們也有實體門市可以直接買喔。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小玉之前也試著做過脆皮燒肉,真的很麻煩,加上烤箱空間有限,就算只烤一條也要花兩三小時呢!所以當店家之前一度供不應求,我真的很能理解,因為烤箱的容量就那麼大,不可能隨便增加數量,過多的食材也可能會影響烤箱的溫度,進而影響食物的品質。所以小玉在這裡真心想對店家說,辛苦了。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踏輕脆皮豬口感說明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那脆皮豬的口感真的超讚,三層肉上的豬皮烤得超脆,尤其放在烤盤上烤的時候,我都忍不住邊切邊偷吃一小口,肉汁四溢真的讓人停不下來!這踏輕脆皮豬真的調味得太完美了,單吃就有炭烤的香氣和微微的甜味,而那層脆皮,咬下去的喀喀聲真的超治癒的,吃起來讓人回味無窮。

老實說,單吃原味就已經很滿足了,但如果再搭配上那秘傳的香辣粉,真的是錦上添花!家裡的每個人都愛得不要不要的,尤其是那個讓人讚不絕口的脆皮,皮脆肉嫩,每一口都充滿了咬勁。

踏輕脆皮豬香料醃製真的很上手,肉質烤得外脆內嫩,外層的部分有時會稍微焦一些,但那是正常的哦!

醃製得很完美,完全沒有豬腥味,小玉非常喜歡!但如果你對於這些香料不太能接受,建議還是要考慮清楚再決定購買喔!

踏輕脆皮豬四大口味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柴燒脆皮豬(前腿)

柴燒脆皮豬的前腿部分就是非常大推的原味!吃一口,完全被那肉質偏瘦的細膩口感給迷住了。真的超級清爽,一點也不油膩!柴燒的香氣真的好獨特,每次吃都覺得像是在品味一場味蕾的音樂會呢~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柴燒脆皮豬(五花)

OMG!那個肥而不膩的感覺,搭配脆皮,簡直是味蕾的小天堂。每一口都像是在享受一場頂級的SPA,讓我完全停不下來!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柴燒孜然脆皮豬(五花)

加了孜然的風味真的太有異國風情了!孜然的香氣和柴燒五花肉真的是絕配,吃起來就像在遠方的異國旅行,每一口都超級有感覺~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柴燒咖哩脆皮豬(五花)

這款帶有印度咖哩風味的柴燒脆皮豬五花,咖哩的香濃搭配五花肉的滑嫩,每一口都像是在品味一場印度的風味冒險,如果喜歡挑戰不同的風味,這一個口味真的大推啊!

像小玉這樣的食愛者,居然能遇到這四款絕世美味的柴燒脆皮豬!從瘦身友善的前腿,到那滑嫩五花,再到帶有異國孜然和印度咖哩風情的五花肉,每一口都有它獨特的口感。

而最讓我心動的,除了那絕美的口感,還有它們超值的價位。對於我這種愛吃但又要精打細算的女生來說,真的是太完美了!

各位朋友啊,如果你們和小玉一樣愛好美食,真的不要錯過這踏輕脆皮豬的四大絕味啊!~ 💖🐷🍴

踏輕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遠東百貨-信義A13店★

📍地址: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58號 B3

📍營業時間:平日11:00-21:30/假日:11:00-22:00

購物網站:
https://donzdonz.com/COMPLEX/HAIBAO

有利脆皮豬的試吃報告

《有利脆皮豬》真的是女孩們的小確幸啊~只要$100元到$500元都可以帶一點回家!

小玉一到店就二話不說直接掏出$200元,但在小玉看來,似乎還有點少哦XD。

光是外觀就已讓人心動到不行,真的是超級酥脆的樣子!回到家後,那令人心醉的脆皮香氣仍然瀰漫在空氣中,簡直讓人無法抗拒呀~而且,脆皮豬還附上洋蔥、辣粉、和小玉超愛的梅子粉!

踏輕脆皮豬VS高雄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極致對決:傳統脆皮豬

有利脆皮豬烘烤特色

有利脆皮豬都是用精選的五花肉然後吊在特製的鐵筒裡,用炭火慢慢烘烤。每次烤都是約三十條,一整天差不多烤80條,真的建議要預定喔!

製作有利脆皮豬的過程真的超級細緻!他們堅持使用臺灣的活體豬,再加上他們的秘制香料一起醃製,再風乾15小時,然後又經過30小時的風乾淬煉、鎖住肉汁。最後還要再烘烤2小時,這樣整整32小時才完成一條!老闆你太辛苦了吧!看到那酥脆又香氣四溢的脆皮豬出爐,真的讓人口水直流,超級誘人!💕🐷🍴

有利脆皮豬的口感說明

小玉要推薦給大家有利脆皮豬的那個辣粉喔!吃起來超級像小玉最喜歡的卡拉姆久洋芋片的味道,而且最後那一點中藥的甘甜,真的是意想不到的驚喜!辣粉帶的那一點點刺激感,真的讓脆皮豬更加又香又辣,超級滿足啦!😋

而且搭配梅子粉真的是太有創意了!尤其當小玉覺得吃多了有點小膩的時候,撒上梅子粉之後感覺又可以再戰好幾塊呢!女孩子們真的要試試看喔~🐷🌶🍴

有利脆皮豬的口味

噢對了,小玉特地查了一下喔~有利脆皮豬在官網和實體店現在只推出了一種口味呢!雖然口味選擇不是很多,但對於像小玉這種有時候會猶豫不決、選擇性障礙的小姐姐來說,真的是太適合不過啦!不用再花時間選擇,建議跑現場會比較好~😆🛍

有利脆皮豬的門市位置

有些店鋪是否沒有在營業,務必去之前要先打電話喔

區域 門市名稱 門市地址 營業時間
總店 西大總店 新竹市北區西大路453號 週一至週日 12:00-20:00
雙北 新北淡水店 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26號1樓 週二至週日 15:00-23:00
週六、週日12:00-23:00
基隆店 基隆市七堵區南興路66-8號 週一至週日 10:30-20:30
(週三公休)
臺北臨江店 臺北市大安區臨江街110之一 週二至週日 07:00-13:00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新北新莊店 新北市新莊區自信街26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萬華三水店 臺北市萬華區三水街70號091店鋪 週二至週日 08:30-15:00
新北中和店 新北市中和區員山路148巷23弄36號
(勝利市場)
週二至週五 08:30-14:30
週六至週日 08:30-16:00
(週一公休)
新北永和店 新北市永和區勵行街81號 週一至週日 08:00-14:00
新北板橋店 板橋區民享街116巷1之1號
(板橋埔墘市場,埔墘蘿蔔糕-正對面)
週二至週日 08:00-14:00
週五週六加開 16:00-19:00
三重店 新北市三重區中央北路119號 週二至週五 12:00-17:00
週六至週日 08:30-17:00
三重忠孝店 三重區忠孝路二段68號 週一 15:00-23:00
週二:公休
週三至週五 15:00-23:00
週六至週日 14:00-23:00
蘆洲店 新北市蘆洲區得勝街72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2:00
桃園 桃園南門店 桃園市桃園區南昌西街3號
(南門市場編號038店面)
週二至週日 08:3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八德店 桃園市八德區福國北街66號 週二至週日 10:30-20:00
(週一公休)
桃園南崁店 桃園市蘆竹區南竹路3之5號 週一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桃園龍崗店 桃園市中壢區前龍街59號 週二至週日 07:30-14:00
(週一公休)
楊梅埔心店 桃園市楊梅區新興街92巷2號 (籌備中)
新竹 竹北店 新竹縣竹北市竹仁街24號(第一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園區店 新竹市東區寶山路442號 週一至週五 11:00-19:30
週日 11:00-20:00 (週六公休)
新豐店 (籌備中) (籌備中)
湖口店 新竹市湖口鄉中正路一段69號  
竹東店 竹東中央市場公園迴廊17號攤位
(客家傳統市場)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苗栗 頭份店 苗栗縣頭份市信東路二段35號 週一至週日 16:30-22:30
(週四公休)
苗栗店 苗栗市米市街73 週二至週日 07:00-14:00
(週一公休)
臺中 臺中向上店 臺中市西區向上市場13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2:30
(週一公休)
臺中水湳店 臺中市北屯區中清路二段187號 週二至週日 08:00-13:30
(週一公休)
臺中豐原店 臺中市豐原區陽明街122號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中新光店 臺中市東區十甲路600號
(新光市場F03攤位)
週二、四至日 14:00-19:00
(週一、三公休)
臺中太平店 臺中市太平區太平路486號 週一至週日 07:30-19:00
臺中一中店 臺中市北區育才街29號  
彰化 彰化店 彰化縣彰化市中正路一段237號 週一至週日 09:00-20:00
彰化員林店 彰化縣員林市民生路77號 週二至週五 08:00-15:00
週六至週日 08:00-16:00
(週一公休)
南投 南投店 南投縣南投市南陽路94號 週二至週日 10:00-20:00
(週一公休)
南區 雲林虎尾店 雲林縣虎尾鎮中正路95號 週二至週日 11:00-20:00
(週一公休)
嘉義文化店 嘉義市文化路85號 週二至週日 17:00-24:00
(週一公休)
臺南國華店 臺南市中西區國華街二段117-1 週二至週日 12:00-20:00
(週一公休)
臺南永康店 臺南市永康區中山南路282號 週二至週日 13:00-19:00
(週一公休)
高雄德民店 高雄市楠梓區德民路977號(三街59號) 週一至週四 14:30-19:00
高雄自由店 高雄市左營區自由三路261號(F區16號) 週二至週日 11:30-18:00
(週一公休)
屏東潮州店 屏東縣潮州鎮延平路357號
(潮州尚青黃昏市場新址)
週一至週日 13:00-19:00

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的終極結論評比

比較項目 踏輕脆皮豬 有利脆皮豬
口感 9.6/10 9.1/10
口味選擇 四種口味可以選擇 9.2/10 單一 8.5/10
官網購買便利性 官網時常推出優惠,真空包裝在家用氣炸鍋即可再次烹飪,選購商品眾多,可一站式全部購齊。 9.8/10 商品種類偏少,建議到現場購買比較新鮮。 9.0/10
總合評分 9.5/10 8.8/10

經過詳細的試吃評比後,踏輕脆皮豬與有利脆皮豬均有各自的特色與優點。有利脆皮豬的口感深受一部分人喜愛,雙方都有購物官網,對於懶人來說,多了購買的便利性。

然而,考量到口味的多元選擇,踏輕脆皮豬確實在這方面展現出優勢,為吃貨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綜合各方面因素後,如果你是那種喜歡嘗試不同口味的食客,那麼踏輕脆皮豬絕對會是你的最佳選擇!

 

 

踏輕脆皮豬VS淡水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現代都市生活中,尋找一道真正能夠觸動味蕾的料理不再是件容易的事。當我們被工作與生活的節奏推著走,很多時候都忽略了對於食物的要求和期待。然而,踏輕脆皮豬的出現,重新點燃了我們對美食的熱情。

踏輕脆皮豬,正如其名,每一口都散發著脆皮的香脆和豬肉的鮮美。它完美地體現了傳統烹調技巧與現代飲食趨勢的交融,使得這道料理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生活品味的昇華。踏青脆皮豬VS桃園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

踏輕的獨特製作方法確保了每一位消費者都能夠品嚐到最上乘的脆皮豬。而它所帶來的便捷和快速,使得我們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也能輕鬆擁有一餐高品質的食物。踏青脆皮豬VS新竹有利脆皮豬推薦評價

總之,踏輕脆皮豬不僅僅是一道料理,它更是一種生活態度的體現。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讓我們與踏輕脆皮豬共同度過每一個精彩的瞬間,享受那份獨特的美味和時尚的生活品味。踏青脆皮豬VS蘆洲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沒心事問過知音, 笑流水不忘有我。 等青山走在人間, 有明天登上小樓。 >>>更多美文:自創詩

汪曾祺在《歲朝清供》中寫道:過年,為添點顏色,養盆水仙,或者以大蘿卜為器種上大蒜,“蒜葉碧綠,蘿卜通紅,也頗悅目。”我們周圍的不少家庭,講究生活的情調,即使是一盆花、一方石、一蔸菜,也成供玩賞的“清供”(指室內供觀賞的物品擺設)。在傳統新年將要到來的日子里,我們能不能放慢匆忙的腳步,在家中等待一粒種子發芽、一顆菜蔬生根、一根枯枝生出禪意,體會源自心底的愉悅、寧靜與安詳。 菜蔬清供 “土豆已經發芽,不能炒菜下飯。那有什么要緊,可以當做花看。”“網紅”老樹幽默的話語,體現了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和土豆可稱一家的,還有紅薯、大蒜、生姜、芋頭、蘿卜等,它們被我們從菜籃一角清理出來時,我們有時會發現,不知什么時候,它們竟偷偷發了芽。這時,我們何不學學老樹,別忙著往外扔,也可以將它們培養成美化生活的歲時清供。 寒冬到來的時節,雖說天地間遠非萬木蕭瑟,但家中有一些植物的蔥蘢,家居生活也可蓬勃生命的綠意。這時,我們可以在朝南的玻璃窗前,水培一盆紅薯苗美化家居生活。油壺、礦泉水瓶,剪掉上半部分或者中間挖去一截。將紅薯芽點朝上,放幾粒石子固定。或者,插入幾根牙簽,架在瓶口。盆里加水,淺淺的就行。紅薯的藤葉很快便會郁郁蔥蔥而起。如果搭配上菖蒲、文竹,會有樸實而又蓬勃的雅致之趣。發芽的芋頭、生姜,也能這樣水培。 如果臨近過年之時,你來不及去花卉市場買水仙,水培一盆大蒜和蔥其實也不錯。最好選淺口白瓷器皿。大蒜球去外層粗皮,水放于底部,幾天時間,蒜苗長出來。忘記買蒜,掐幾根還能應急。 買來的白菜、包菜如果個頭比較大,可以用水養著。透明的玻璃瓶里生出白色根須,日漸盈滿一瓶。里面放置幾尾小魚,游曳其中,更添幾分趣味。天氣變暖,抽出菜心,開著黃花,淡淡菜花香,不輸蘭草。花開過后,洗凈盆碗,來年又可派上用場。 紅蘿卜、白蘿卜取其頭部,露出纓子的一端朝上,白色細沙淺埋。水少時注意加水。紅的蘿卜頭、姜綠色的葉子相映成趣。放置在餐桌或茶桌上,細碎的葉子,萌態滿桌。 新苗清供 從一粒小小的種子開始,到枝繁葉茂,需要幾個月,甚至更漫長的等待。我們見證一個生命的成長,當然收獲的要比只是從花卉市場買回幾盆綠植要多。綠植種子的來源,其實就可以是我們平時吃水果吐過的果核和籽粒,平時記得把果核和籽粒留下晾干。我常留的有柚子、桂圓、火龍果、枇杷等果核和籽粒。 首先選擇培養土。普通的土,摻點沙子,增加土壤的滲水性。種子在播種前,最好用清水浸泡兩天。柚子籽需剝去外面的殼,芽點朝上,輕輕插進土壤,可以排列得密集一點。然后種子上面蓋上粗砂或小石粒,每天噴一次水,保持盆土的濕潤,大概七天以后新芽就會破殼。隨后日漸抽芽,生葉,稠密,顏色變深,綠油油的,如同小松林。 火龍果種子顆粒很小,播種時最好加入細沙,盆口用保鮮膜覆蓋,保濕保溫。當一盆火龍果清供長好后,完全超出你原來的想象,毛絨絨的,萌態十足。 禪風清供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花開花謝,枝枯枝繁,搭配上古樸的花器,就成為帶著禪心雅意的清供。 找花器的過程也是一樂。有時你發現被丟棄的陶罐,尋了來,插上兩根枯蓮蓬,放置于書房,就生出了禪意。看書、喝茶都是孤獨的,孤獨之中才能尋得寂靜中蘊含生機的真味。 幾段干枯的竹,上面還留下時日的斑駁,采擷一把秋果、幾根蘆花搭配,擺放窗臺。傍晚,陽光如同長了腳般從窗臺掠過,紅黃果子在逆光里透明著,蘆花發著微光,恍恍惚惚,讓人感到秋天的涼意,一份穿透人心的澄澈。 凹石、朽木種上青苔、菖蒲、文竹。硬的和軟的、朽的和綠的,對比中生出和諧。 湘潭齊白石老人有一幅清供圖,其實,可以為我們湖南人提供家居清供擺設和制作的創意。在白石老人的那幅畫中,一陶壺、一小杯、一瓷瓶,花瓶中插著雞毛撣子和癢癢撓,即成家居清供畫中的風景:雞毛撣子可以撣去人身上的灰塵,撓癢癢的竹扒手的原型是中國人最喜歡的“如意”。如此雅致、如此貼近生活,在家中擺設清供,并非很難,所要的是閑心和發現美的眼睛。 >>>更多美文:生活隨筆

整理書籍,發現一些紙已泛黃的舊書,馬克思的、黑格爾的,還有幾本文學名著。書扉上有自己學生時的簽名,并注有購書時間,1963年,1964年,1965年。看封底,有舊書店的印戳,填著打折后的書價,以今天的眼光看,便宜得不可想象。憶起當年在北京101中學讀高中,立志于思想理論,拼命在課余讀書。錢不夠,便大多光顧舊書店。到1968年底去山西農村插隊時,簡單的行李外,居然帶了皮箱、木箱、紙箱共四箱子書。那些書后來大部分送給了同村的插隊知青,小部分幾十年跟隨我到今日來勾取回憶。記得在晉南山村的土窯洞里點著油燈夜讀,還給一起插隊的知青講點哲學、政治經濟學之類。 高中時開始的經典閱讀對我有啟蒙作用。當思想打開之后,求知欲之旺盛現在想來都有點匪夷所思。當時的北京圖書館在北海公園西側,高中生憑學生證便可辦閱覽證,雖不能借書回家,卻可在閱覽室盡情讀書報期刊。我每逢周日上午必去,寒暑假則盡可能天天去,擺出架勢博覽群書,想成為思想大家。那種閱讀除擴展了思想,還鍛煉了閱讀能力。首先是速度,以有限的時間,讀更多的書,獲更大收益,這是每次閱讀的追求。再有是記憶力,要多讀當場便來不及做筆記,于是強迫自己全記在腦子里,回家后補做筆記,常常一做幾十頁,用的都是無格白紙。 高三時我的同桌姓曹,是位善良寬厚的學友。每天兩堂的晚自習,我差不多都在讀《資本論》《家庭、私有制與國家的起源》之類,按那時“為革命努力學習”的要求,在課內這樣讀太遠的課外書有些“犯規”。曹學友發現了,不止一次用眼光提醒我。終于忍不住了,極小聲地要我注重課內。我點點頭表示聽見了,仍接著看我的書。曹學友瞥瞥我便不好意思再說。現在回憶起來,他那溫和小心欲言而止的神情讓我體會到滿滿的善意。記得曹學友的父親是搞原子能的,有一定級別,家里有內部發行的《參考消息》。我那時早已不滿足于閱讀掛在教室后面的《人民日報》等,便試探著向曹學友提出請求。他只略猶豫了一下便答應了。我們那時住校,每周六下午放學便各自回家,周日傍晚返校趕上兩堂晚自習。晚自習一入座,曹學友就會從書包里拿出卷好的一周《參考消息》悄悄遞給我,我收起,又會將上一周的《參考消息》還給他。這樣交接很靜默,從未引起其他同學注意。不僅因為一個高中生在校讀“參考”有點另類,而且因為這樣隨意擴大當時算很內部的《參考消息》閱讀范圍,多少有些“違禁”。這個世界有兩種迥然不同的關系,一種,助人者總念念不忘自己的善舉,而被助者卻毫無記憶;另一種相反,助人者早忘了自己的善舉,而被助者卻終生難忘。我與曹學友的關系當屬后一種。他當年的友善我至今常和家人講起,但我想,對這些曹學友大概已沒什么記憶。 1966年夏,臨近高中畢業,文化大革命爆發了。因為“文革”前的那些閱讀,我從運動一開始就保持了一點獨立審視。當時閱讀書籍與閱讀社會對我都進入一個特別時期,那是青春的閱讀。而青春的閱讀常常會有青春的伙伴。又一個同班的王姓男生成為我讀書讀社會的伴侶。在一次徹夜長談后,我們開始一同背著書包在全北京、后來去多省市搞調查,書包里裝著馬列毛著作和其他一些理論經典,跑大學,跑工廠,跑機關,看大字報,找人聊,想探究“文革”與社會真實面貌。每晚則讀書與思考。我與王學友看書都習慣批畫,但兩人常常只帶一套書共用。于是,他畫他的,我畫我的。兩人畫書習慣有不同,很容易區分。他習慣將橫線畫在兩行字的中間,而我習慣緊貼上一行字畫線。我們的批畫有時會一致,兩條橫線畫在同一段話下面;有時則不一致,彼此側重不同。這種同異也常常成為我們討論的起點。 王學友的父親是社科界一位資深學者,解放初期舉家從國外歸來時曾受到周恩來總理的歡迎。他的專長是西方哲學,家中存書很多,一半是外文原版書,我讀不了,還有一半是中文書,這就成了我第一個借用的“家庭圖書館”。我向王伯伯借過不少書,也常常和他討論哲學。他戴著眼鏡,笑瞇瞇的,很愿意和我對談。作為在“文革”中被批判的對象,能夠有一個跨代的哲學對話者,似乎使他很有些興奮。常常談得時間長了,還要留我吃飯,飯后接著談。我對克爾愷郭爾、海德格爾、薩特等人哲學的興趣,始于與他的交談。他那帶有外地口音、不時夾雜幾個外語單詞的普通話很溫潤,很哲學。 我不能在北京圖書館借書,卻在這個“家庭圖書館”找到了借書的條件。如果說王學友家的藏書成了我的第一個“家庭圖書館”,接著我發現了第二個。這是我的另一個同班男生,在此不得不披露全名,他叫李向南。我的第一部長篇小說中,主人公就直接取用了“李向南”這三個字。我寫小說,給人物起名一向鄭重其事,名字起得好,符合人物性格,叫得響,對作品攸關重大。 >>>更多美文:心情隨筆

AAWR18EW58WF


踏輕脆皮豬VS八德脆皮豬腳推薦評價
踏輕脆皮豬VS南投脆皮烤豬推薦評價 》家庭式VS餐廳級:哪裡的脆皮豬更勝一籌?

arrow
arrow

    n28f8b2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